目的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中文沧海--文苑桑田文萃 >> 正文
脚踏实地 成就梦想---文学院十年发展历程撷英(2003---2013)
2013-11-06 14:37 丁春勇   

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赵利民 教授

我是2001年作为引进人才,调入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的,在即将迎来55周年校庆之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为学校建校以来尤其是近十年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和骄傲。而作为文学院发展的亲历者,更见证了学院发展史上不平凡的十年。

学科建设发展实现新跨越

作为传统学科,经过五十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天津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取得了长足进步,学科基础比较雄厚,在学界拥有良好的学术声誉。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于200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是文学院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也是国内第一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学位点,该学科为天津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学科。2003年,新闻系因为发展的需要,改系为院,成立了新闻学院,如此一来,文学院只保留了传统特色的中国文学系和中国语言系。2006年中国语言文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对于文学院的发展而言,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当年的3月份,经国务院批准,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师大文学院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实现。几代人为了提高师大文学院的学术声誉默默努力,默默奉献,大家团结一心,干劲十足,用汗水浇灌梦想,终于迎来了这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但是我们也深知,获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文苑几代人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结果,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的压力反而更大,如何在此基础上做大做强,多出具有标志性的高质量成果,如何再接再厉,借助这样一个空前强大的平台实现学院各项工作的更大发展,始终是萦绕我们心中的重要问题。2013年初,又有好消息传来,在教育部新一轮评估中,我们又取得了进步,学科排名由原来的全国第39位上升至第32位,在地方师范院校中排名第5位。难忘学科带头人、教授一次次共商学院发展大计;难忘鼓励青年教师申报项目、多出成果;难忘全体师生上下一心,形成合力......正是那难忘的一幕一幕,才让我们对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感到激动和欣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属于过去,压力更在于未来。学院要成为师生的加油站,创造一切条件,为大家注入奋勇前行的动力,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科研水平上了新台阶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9人,其中教授24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0%。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学缘结构合理、梯队建设科学的学术队伍。其中既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孟昭毅、王晓平教授,也有各级各类教学名师,我本人于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学院还引进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凌津奇教授到学院任教,他的英文学术专著《叙述民族主义: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意识形态与形式》有较大的国际学术影响,他的到来,为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接轨国际学术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做好“引进来”的工作的同时,学院还积极助推学院教师“走出去”,近几年,就有郝岚教授先后赴英国利兹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吕超副教授先后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进行学访,还有一批青年教师分别到国内一流高校做访问学者或进入科研流动站工作。

有了这么多优质资源,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才保持了较高的科研水平。学科要发展,科研作支撑。没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做基础,所谓学科的进步就是一纸空谈,为此,学院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级和省部级这种高级别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无疑具有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学院对此高度重视,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使学院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和获批一直保持着良好势头。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1年设立以来一直到2002年,学院的国家社科项目仅有2项,而自2003年至2012年,学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其中王晓平教授的“百年中外学术交流史”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目前,学院正在积极组织,精心筹划,争取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实现突破,为进一步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除了国家级项目之外,学院还对一些课题进行培育,从申报委局级、省部级项目入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项目申报。十年来,学院共获批省部级项目61项。包括教育部项目12项,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32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天津市艺术规划项目9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天津市教育规划项目1项。

在申报项目的同时,学院教师注重科研成果的积累,十年来,学院教师出版著作百余种,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千余篇,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共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4人次,其中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4项。2009年12月,王晓平教授获得国际学术大奖“奈良万叶国际奖”,该奖因广为世人所知的日本古代诗歌集《万叶集》而得名,评选对象面向全世界在学术及文化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学者。

人才培养取得新硕果

2005年,由孟昭毅教授担任负责人的“外国文学史”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这是学院第一门、学校第三门取得该项荣誉的课程,在学院的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2009年由黎跃进教授担任负责人的“比较文学”课程,2010年由王国绶教授担任负责人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被评为天津市级精品课。

桃李天下,各吐芬芳。十年来学院共培养毕业生二千余人,有些毕业生,经过磨砺,成为社会中流砥柱,告别校园不久的学子,则逐渐成长为所在行业骨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院首届毕业生郑万通曾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吴寿章曾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北师大天津附中校党总支书记袁滨渤为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八大代表。新华中学朱兆林为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特级教师、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十大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由学院研究生积极参与的学校研究生支教团,张玥作为学院首位参与此项活动的研究生,目前已成长为学院团委书记、天津市优秀辅导员,后来者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将支教活动继续开展,从天津市优秀志愿者、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纪妍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史晓晨,到校第十四届支教团团长、文艺学专业孟亮,到刚刚参加支教团的文艺学专业高强,他们把青春和激情奉献给了甘肃,用辛勤和汗水浇灌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谱写了一曲曲释放正能量的青春之歌。

学院率先实行学生党员发展公示制度的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用“理论学习面对面”的方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被《天津新闻》报道。2006年,文学院党委被评为天津市教卫系统优秀党组织。2005年和2007年,文学院工会先后两次被天津市教育工会评为高校工会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文学院团委被评为天津市新长征突击队、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2011年,学院党委被评为天津市高校党建工作示范单位,2012年院党委被评为天津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服务社会实现新突破

服务社会是高校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做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学院还注重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并全力为天津市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小说学会1985年成立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是一个全国性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秘书处设在学院。唐弢、王蒙、冯骥才、雷达等诸先生先后担任会长,作为秘书处所在地,学院有多人亲历了中国小说学会的历史,见证了她的发展,并且有多人担任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及秘书长职务,目前赵利民教授担任常务副会长,卢翎教授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小说学会的年度小说排行榜活动自2000年起,已持续进行了13届。秘书处所做的出色工作得到广泛好评,对推动当下小说的创作和研究,对提高学院学术影响和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天津城市形象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为天津师范大学首批协同创新中心之一。该中心联合国家汉办、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电视台、天津梁启超纪念馆、李叔同纪念馆、南开大学文学院及我校相关学院及研究机构等单位和部门,通过协同创新系列工程,加强天津形象与天津精神研究,扩大天津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促进具有开放性特质的天津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增强天津文化的软实力。天津城市形象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未来将进一步联合相关单位、部门全方位地对天津城市文化及形象进行研究,并立足于北方经济文化中心的高度将天津文化建设与产学研相结合,努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传播推广天津优秀城市文化品牌。

天地悠悠,岁月如歌,十年磨一剑。纵观文学院的发展历史,拼搏铸就光辉路,十年辛苦不寻常。回眸过往,倍觉前行之不易;放眼未来,愈感世事之沧桑。我们处在一个中国历史发展最好的时期。躬逢盛世,殚精竭虑免愧怍;居安思危,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将秉承“博文明理,温故知新”的院训,负载文苑人几代人的梦想继续前行。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062 | 管理员: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