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天津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团队参加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第八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2025-04-29 15:14  

2025年4月25日-27日,恰逢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40周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成立30周年之际,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第八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主办,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承办。

天津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团队黎跃进教授、吕超教授、许相全副教授,以及多名在读和已毕业研究生(共十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70余所高校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就“数智时代的中国比较文学知识体系创新与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度研讨。

本次年会以大会主旨发言、分论坛发言及教学观摩与研讨的方式持续了两天。黎跃进教授进行了大会主旨发言、吕超教授进行了分论坛发言和教学展示、许相全副教授进行了分论坛发言。

黎跃进教授以《中印现代文化、文学交流的辉煌篇章:泰戈尔的中国认知》为题作主旨发言,指出:如何将本我文化深度与前沿理论高度相结合,是新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中需要面对的重大命题。泰戈尔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他对中国的认知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泰戈尔视野开阔,从亚洲和东方的整体视角中理解中国,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前瞻性,为当今的文化建设提供了许多启示。

吕超教授在“数字人文与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分论坛中,以《论科幻小说中人与“人工智神”的伦理关系》为题,梳理了科幻小说中描写的类似神明的人工智能形象,指出其在科幻想象中的可能成神路径,结合具体文本总结了人与“人工智神”四种伦理关系,最后指出:如若人工智能注定成神,人类应尽早干预其成神之路,让其拥有移情能力,以便对人类怀有基本的悲悯之心。

在教学观摩与研讨环节中,吕超教授以《比较文学课程“绪论”之“比较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进行了比较文学课程的授课展示,重点讲述了比较文学三大研究范畴(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并围绕着“何为人”这一主题“切片”呈现十五分钟的课堂实录。课堂“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启发学生对家国、世界关系的积极思考,展示了文学与人生的密切联系。

许相全副教授在“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小学经典教学与研习”分论坛中以《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为题,指出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阐明以比较文学的思维方法介入中外文学作品的解读,并辅助以现代化授课工具,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理解多元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此外,我院多名在读及已毕业研究生也参与了大会的分论坛讨论,对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新颖探究,展示了我院研究生培养及教学科研的整体水平。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文学院地址: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兴文楼C区111|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062 | 学院邮箱:wxywsbg@t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