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多部门联合主办,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宣传部、天津市群众艺术馆等单位联合承办,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天津市第十三届暨河东区第十五届家庭文化艺术节——第六届“家有好故事”征文大赛专家公益讲座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公安文学作家晓重担任主讲,以 “文学与影视的联系——艺术本质与互补性” 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一场深刻而生动的艺术对话。讲座由文学院刘卫东教授主持。
晓重,原名李晓重,天津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一期高研班毕业。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理事、首届全职签约作家,全国公安作家协会理事,全国公安影视戏剧曲艺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天津市红桥区作协主席。全国第九次作家代表大会代表。
讲座中,晓重从理论梳理与个人创作实践两个维度,深入阐述了文学与影视之间深层的互动关系。他明确指出,文学是影视作品得以枝繁叶茂的“根基与灵魂”,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沛的故事素材、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影视则作为强大的现代传播媒介,以其直观、生动的视觉语言,赋予文学作品新的生命力和更广泛的受众基础。他强调,二者并非简单的改编与被改编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赋能的艺术共同体。
晓重结合自身广受欢迎的“铁警五部曲”创作历程,特别是《走火》《危局》以及今年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的《驻站》等作品,分享了从文学构思到影像转化的幕后趣事与宝贵经验。他风趣幽默的讲述,让同学们在笑声中深刻理解了剧本改编、人物塑造以及如何平衡文学性与戏剧冲突等专业问题,展现了一位成熟作家深厚的创作功力与艺术思考。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就“AI赋能下影视文学新的发展路径”“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要领”等问题与晓重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对每个问题都给予了详尽而富有启发性的解答,赢得了阵阵掌声。
刘卫东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晓重先生不仅清晰地剖析了文学与影视的艺术本质,更以自身的成功实践为文学院学子树立了榜样。他鼓励同学们要扎根生活、潜心创作,勇于探索不同艺术形式间的融合,努力创作出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作品。
本次讲座作为家庭文化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与创作素养,也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