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在职师资队伍 >> 在职师资队伍 >> 正文
时秀娟教授
2013-12-16 15:31  

 

   名:时秀娟

出生年月:1966 .7      

政治面貌:民盟盟员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务:语音实验室主任

最终毕业学校:南开大学

毕业时间:20056

学历情况:研究生

学位情况:文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实验语言学  汉语语音研究及语言教学

主要学术成果:

时秀娟,女,山东济宁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音实验室主任。2005年于南开大学获文学博士,博士后出站人员(2005-2007,南京师范大学)。主要从事实验语言学、汉语语音学、语言教学及病理语音学研究。已出版论著3部,发表论文70余篇(含合著),主持完成一项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子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在研一项国家级课题、一项教育部课题。

一、学术兼职

天津市语言学会理事

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会员

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员

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语音卷撰写人

《实验语言学》主编

《南开语言学刊》、《中国语言学报》、《语言科学》、《Macrolinguistics》匿审专家

二、入选人才计划和获奖

1.入选2019年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2.专著《汉语方言的元音格局》2013年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论文曾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优秀成果奖3项。

1 论文《一例成人腭裂术后患者语音的实验研究》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组委会(2017.7)优秀论文奖。

2)论文《天津话响音的鼻化度考察》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组委会(2011.11)优秀论文奖。

3)论文《汉语方言元音格局亲属关系的计量分析》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2006-2007年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三、主要科研成果

(一)项目

1.主持在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儿童腭裂术后语音缺陷的声学特征研究及矫治办法18BYY086)。经费20万。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儿童腭裂术后语音的评估与康复的声学参考标准研究17YJA740041)。经费10万。

2.已主持完成项目

1)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基于鼻流计(Nasometer)实验的汉语普通话鼻音及相关语音特性研究,项目号:TJZW07-2019.经费0.8万。

2)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后期资助项目:汉语方言的元音格局,项目号:ZWHQ-1-12。经费2万。

3)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基于鼻音计实验的汉语方言/nl/分混的类型学研究项目号TJZW10-2-490。经费2万。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普通话语音标准声学和感知参数数据库建设13&ZD134)之子课题鼻音声学和听辨标准参数。经费6万。

5)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重点项目儿童腭裂术后语音的实验研究TJZW16-002)。经费5万。

3.参加项目:

1)参加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墨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02年。

2)参加曲阜师范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语言的潜性与显性研究”,2002年。

3)参加科研项目: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普通话方言对比研究及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应用”,项目号:国家语委ZD1105-18-082004年。

(二)专著及参加编写

1.专著

1)《鼻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2)《汉语方言的元音格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3)《汉族儿童普通话元音习得的差异性研究》线装书局,2008年。

2.参加编著

1)《教师口语》,副主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

2)《中国文学经典阅读与应用写作》,第二主编,42万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

3)《语义语法学导论——基于汉语个性和语言共性的建构》,李葆嘉等著,中华书局,20074月,撰写第4章,共3万余字。

(三)发表论文

1.  《论语法偏离与修辞》,《齐鲁学刊》2001年第2期。

2.  《语法研究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2001年第1期。

3.  《交际活动中的模糊语言运用》,《现代语文》2001年第5期。

4.  《幽默缘何不是辞格》,《齐鲁学刊》2000年增刊。

5.  《孔子的言语观及其现实意义》,《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

6.  《浅析汉语并列式四字格结构及其理据性》,《莱阳农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

7.  《委婉语的文化语用分析》,《枣庄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8. 《教师要善用委婉表达法》,《现代语文》2001年第12期。

9. 《教师口语中的模糊语言运用》,《济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6期。

10.《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的思考》,《现代语文》20007月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研究专辑。

11.《墨家的修辞观:先质后文》,盛玉麒主编《语海新探》第五辑,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200212月。

12.《儒墨修辞观之比较》,王裕安、李广星主编《墨子研究论丛》(六),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0月。

13.《汉语拼音的规范化》,《现代语文》2004年第4期。

14《论语言的礼貌原则与得体性原则的区别》,《齐鲁学刊》2004年第1期。

15.《俄、汉学生元音发音比较研究》(石锋、时秀娟),马庆株、石锋、王泽鹏主编《刘叔新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2月。

16 《元音格局研究方法的理解与阐释》,《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7.《汉语方言元音格局的系统性表现》,《方言》,2006年第4期。

18.《徐通锵的“字”本位与语义句法论》,《齐鲁学刊》,2007年第2期。

19.《语音样品的选取和实验数据的分析》(石锋、时秀娟),《语言科学》,2007年第2期。

20.《现代汉语方言元音格局的类型分析》,《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第1期。

21.《简论汉语儿童语音习得研究的理论探索》,《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3期。

22.《简论汉语儿童语音习得研究的理论探索》,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7,第11期全文转载。页码

23.《现代汉语官话方言元音格局的类型及分布》,陈燕 耿振生主编《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展之路》, 语文出版社,20081月,333-346

24.《汉语方言元音格局亲疏关系的计量分析》,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2006-2008年度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7月,38-46

25.《张家口方言响音的鼻化度研究》,(张锦玉 时秀娟)《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7-10(转23页)

26《北京话响音鼻化度的初步分析》,(时秀娟 冉启斌 石锋)《当代语言学》2010年第4348-355页。

27.《武汉话语音的鼻化度考察》,(时秀娟 向柠)《语言研究》,2010年第4期,49-54.

28.《汉语语音的鼻化度分析》,《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第524-28页。

29.《天津话响音的鼻化度考察》,(时秀娟 肖媛)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新规划 新视野 新发展》(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11月,380-386

30.《平遥方言单音节响音的的鼻化度初探》(张锦玉 时秀娟), 《晋中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00-105页。

31.《太原话的元音格局》,载李葆嘉等主编《语言科技人才培养论坛文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月,162-172

32.《为什么有的方言nl不分——通音声母的鼻化对比度》(时秀娟 冉启斌 石锋),《实验语言学》2012年第一期。

33. An Analysis of SonorantNasality in Beijing Mandarin,(石锋 时秀娟 冉启斌 )《语言学文选》,2013,商务印书馆。

34.《济南话响音的鼻化度考察》,《实验语言学》2013年第2卷第1号,35-40页。

35.《长沙话响音的鼻化度考察》,(时秀娟 贝先明)《中国语音学报》2013第四辑.

36.汉语普通话否定句语调的起伏度》(韩静静 时秀娟),《实验语言学》2013年第2卷第1号。

37.《语音格局:创新的理念与方法——读,<语音格局——语音学与音系学的交汇点>,《南开语言学刊》2013.22(02)128-136

38.《北京话双音节中通音声母及鼻音韵尾的鼻化度》,《实验语言学》,2013年第2卷第2.53-58.

39.《汉语普通话儿童响音的鼻化度》(夏桐 时秀娟),《实验语言学》,2013年第2卷第2.59-64

40. 《成都话响音的鼻化度》,《中国语音学报》2014年第五辑,92-100.

41.北京话响音的鼻化度在不同语速中的变化》(时秀娟 杨晓辉),《实验语言学》,2015年第4卷第1号,82-87.

42.《一例腭裂儿童元音的实验研究》(时秀娟 夏桐),《语言文字应用》2016.97(1)::65-73

43.北京话单字音中元音的鼻化度再分析》(时秀娟 郑亦男),《南开语言学刊》,2016.2

44.《傣语响音的鼻化度分析》,(蔡荣男 时秀娟),《实验语言学》2016年第5卷第1号,72-77

45.《论元音格局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运用》,《齐鲁学刊》,2016.(4)156-160

46.《南京话响音的鼻化度考察》,(时秀娟 梁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47.普通话单字音通音声母的鼻化分析》,(时秀娟 张婧祎)《语言文字应用》20174

48.《香港话鼻音与非鼻音的对比格局》,《实验语言学》,2017年第6卷第2号。

49.北京话不同声调单字音中响辅音的鼻化度》(时秀娟 夏桐)《实验语言学》,2017年第6卷第3号。

50.汉语普通话否定句的音量比》(吴文玉 时秀娟)《实验语言学》,2017年第6卷第2号。

51.《北京话双音节中鼻音韵尾鼻化度的大样本统计分析》(谭力超时秀娟 石锋),《中国语音学报》,2016年第7辑,69-78.

52.《北京话句子中语速对鼻化度的影响》(王静时秀娟),《中国语音学报》,2016年第7辑,79-88.

53.《广州普通话陈述句语调停延率的大样本分析》(王李时秀娟),《中国语音学报》,2016年第7辑,107-117.

54.厦门话语音的鼻化度考察》(时秀娟 陈畅)《实验语言学》,2016年第5卷第2号,72-76

55.广州普通话无标记疑问句语调停延率分析》(王李 时秀娟),《实验语言学》,2016年第5卷第2号,63-71.

56.普通话声母/n/-/l/分混的听感实验研究初探》(张婧祎时秀娟《实验语言学》,2016年第5卷第153-58

57.普通话舌尖元音听感实验研究再探陈 畅 时秀娟《实验语言学》,2015年第4卷第29-19

58.《南京话/n/-/l/分混的听感研究初探》(张婧祎时秀娟),《实验语言学》,2015年第4卷第219-24

59.汉语普通话鼻音韵尾/-n//-ŋ/的听感实验研究》(谭力超 时秀娟《实验语言学》,2015年第4卷第225-32

60.湖南沅江话响音的鼻化度研究初探》,(陈飞 张昊 时秀娟 石锋 彭刚),实验语言学》,2015年第4卷第1号,88-92.

61.《北京话CVN音节鼻尾鼻化度的统计》,(张婧祎 时秀娟)《中国语音学报》2017年第八辑。

62.《一例成人腭裂术后患者语音的实验研究》,(时秀娟 夏桐),2016,《天津市社科联优秀论文奖》

63.《“不”字句焦点的韵律表现》,(时秀娟)《南开语言学刊》,2018.1.

64.《儿童腭裂术后通音声母的鼻化度分析》,(时秀娟)《实验语言学》2018年第7卷第1,53-57.

65.梅县话的响音鼻化度考察》(陈嘉乐 时秀娟),《实验语言学》2018年第7卷第2号,

66.《儿童腭裂术后元音鼻化程度的量化标准》,(时秀娟)《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06-112.

67.儿童腭裂术后鼻音韵尾异常等级的量化标准》,(时秀娟)《南开语言学刊》2019年第1.12-22.

68.《影响普通话鼻音韵尾的几种因素——语音实验的证据》(时秀娟 张婧祎石锋),《中国语文》,2019.5期,578-589

69.《儿童腭裂术后汉语普通话清辅音实验分析》,(时秀娟,夏桐)《实验语言学》2019年第1号,49-55.

70.《普通话儿童腭裂术后基础元音发音缺陷的类型》,(时秀娟)《当代语言学》,2020年第3,411-427.

71.《普通话儿童腭裂术后语流中二合元音发音缺陷类型分析》(时秀娟,焦雪琴),《现代语文》2020年第6期,4-23

72.An Analysisof Sonorant Nasality in Beijing Mandarin,(XiujuanShi,Qibin Ran,Feng Shi),<LINGUISTICS IN CHINA>,《语言学文选》第三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096-106

73.《儿童腭裂术后普通话单字音通音声母发音缺陷的类型》(郝晓娟 时秀娟),《实验语言学》2020.1.77-84.

74.《普通话通音声母/m/-/l/的听感实验研究》(陈禹风时秀娟),《实验语言学》2020.248-54.

75.《学龄儿童普通话基础元音的声学分析》(翟冰慧 时秀娟)《实验语言学》2020.2104-111.

76.Nasalance ofBasic Vowels in Mandarin,(Wen Boaying.Shi Xiujuan,ShiFeng )《实验语言学》2020.235-47.

本人的主要学术贡献:

1.       汉语方言的元音研究

首次运用元音格局理念对汉语方言的元音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具体考察了40个方言点的元音格局(基础元音),内容包括各方言点基础元音的个数、定位系统、元音构型、内部变体的表现及整体的层级关系等,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各方言点的基础元音及某些特殊元音的音质,归纳了汉语方言元音格局的类型,描述了各元音格局的系统性表现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对汉语方言研究的一个创新和开拓。

我国方言众多,有些方言的韵母系统较为复杂,在元音音位的归纳、音质的描写、元音的性质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恰当的理论和方法才可以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本人这种基于实验的实证研究为汉语方言元音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理念和方法,成果发表后引用率较高,许多汉语方言元音研究都沿用了此种研究方法,也充分证实了元音格局研究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

 

2.鼻音与鼻化研究

首次运用鼻音计进行实验运用鼻化度参量对汉语普通话及50多个汉语方言点的语音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鼻音与非鼻音的对比格局,量化分析了口音、鼻化音、鼻音之间的关系级分类标准,描写了鼻音韵尾的不同状态,归纳了汉语方言/n-l/分混的类型,分析了分混的实质。进而把这些方法运用大儿童语言、少数民族语言、二语习得及病理语言的研究中去,都取得了丰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普通话大样本的实验研究及通音声母和鼻音韵尾的听辨实验研究。许多成果与汉语语音历时演变的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有的补正了前人的研究,同时也为预测未来的语音演变方向提供证据。

此项研究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该研究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后续研究还在继续。将鼻音与鼻化研究的声学、生理及听辨感知实验结果贯通,全面立体地阐释鼻音及相关语音的格局,必将会对汉语鼻音与鼻化的实质进行全面揭示3.普通话儿童腭裂术后语音研究

3.腭裂语音研究

2012年将鼻音研究的结果及方法运用到了腭裂语音研究中。鼻音与鼻化研究为腭裂语音研究打下了基础,提供了鼻音、鼻化音、口音三类语音量化分析的标准,为判断腭裂语音的“鼻音过高”、“鼻音过低”提供了参照。目前已经采集了50多了腭裂儿童的语音50名正常儿童的语音,对腭裂儿童的元音、辅音及鼻化现象的研究已有了初步结果,详细描写了发音缺陷的声学表现及鼻化度数据,并总结出了发音缺陷的类型,并给出了矫治及康复的策略。

此项研究还在继续,期间申请到天津市重点项目、教育部一般项目、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各一项。相关成果已经陆续发表并引起关注。特别是医学界的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已经与天津市口腔医院、华西口腔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唇腭裂治疗中心以及天津市一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相关专家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4.韵律语法研究

在韵律语法研究方面也做出了一些不错的成绩。在对普通话否定句、“连字句”“才字句”“就字句”的研究中,发现了各类语句焦点的韵律匹配模式。对方言及二语习得语调的韵律格局也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代表作简介:

一、专著《鼻音研究》

《鼻音研究》是作者十年来进行汉语鼻音和鼻化音研究的部分成果。书中研究内容包括普通话、方言和儿童语言及少数民族语言。首先系统分析了普通话语音的鼻化度,测算统计了元音的内在鼻化度、复合鼻化度以及鼻音声母、鼻化元音和鼻音韵尾的鼻化度,得到口音、鼻化音、鼻音之间的临界值,做出了三者的静态分布模式,得出鼻音与相关语音的对比格局。进而考察了在连续语音中的动态变化,诸如韵尾鼻音的弱化、鼻化及脱落的量化区分,协同发音中声母对元音鼻化度的影响,声调对鼻化度的作用,以及鼻化音的性别差异。其次,研究了汉语方言中鼻音与非鼻音的对比格局,得出了方言与普通话的共性和特性,深入分析了方言中/n-l/相混的实质,归纳了不同类型等。再次,研究了儿童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中鼻音和鼻化的特性及表现。书中还探索了普通话鼻、边音声母和前、后鼻尾的感知特征。研究过程中得到天津市社科基金及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的资助,其中很多内容已经在《当代语言学》、《语言研究》、《南开语言学刊》等重要刊物发表,或者曾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报告,引起学界的关注。

本书研究在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这样长时期、大规模、多方面地对鼻音进行集中深入的量化实验分析,得到如此丰硕的收获,确实是前所未有的。”(石锋《鼻音研究》序)《鼻音研究》的成果拓展和加深了对于鼻音的认识。

《鼻音研究》的创新性有以下几点:

1.  运用鼻化度参量,在测量分析并积累了大量的鼻化度参量的数据,做出各种对比统计图表的基础上,做出了鼻音和流音的对比格局,填补了语音格局分析的空白。

2.     得出鼻音计相关语音的分布格局,测量得出各类语音的临界值:鼻音的鼻化度一般在80%以上,口音是在40%以下,在二者之间就是鼻化音的分布。为研究口音、鼻化音之间的纠葛提供理论依据。

3.     量化分析了鼻音韵尾的各种状态和表现,为汉语鼻尾的历时研究提供佐证。

4.     得出了汉语方言/n-l/相混的不同类型,分析了相混的实质。

5.     运用鼻化度参量研究了少数民族语言及普通话儿童语音,为其他民族语的研究及腭裂语音研究及矫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判别标准。

6.  研究了鼻、边音声母和前、后鼻尾的感知特征,为进一步研究鼻化度的表现跟音位听感区分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

 《鼻音研究》在理论上的建树体现为:

1、鼻音研究的本质与核心是语音鼻化的量化研究-鼻化度的测量、统计和分析。2、鼻化研究不仅涉及鼻音,而是涉及人类的全部语音。3、依据鼻化度划分语音的量化分类格局建立了语音鼻化分析的典型标准,具有奠基石的重要意义。4、得出鼻化连续统:口音-弱鼻化-鼻化-强鼻化-鼻音。5、鼻化研究在共时语音变化和历时语音变化中都可以提供重要影响因素和量化科学例证。

二、论文《影响普通话鼻音韵尾的几种因素——语音实验的证据》

文章《影响普通话鼻音韵尾的几种因素——语音实验的证据》(《中国语文》2019年第5期)运用实验的方法对普通话鼻音韵尾的鼻化度参量进行了较大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正常鼻尾的鼻化度主要分布在80~100之间,80~60是弱化鼻尾的分布区域,60~40之间是鼻化鼻尾的分布区域。量化分析了发音部位、元音的舌位、声调及音节的组合结构这些影响因素对鼻音韵尾的影响程度。直观地看到普通话鼻音韵尾的弱化、鼻化是客观存在,与汉语鼻音韵尾历时的演化基本相吻合。

本研究对前人共时或历时的鼻尾研究都有所补正。从实验的量化分析看到鼻音韵尾弱化、鼻化的路径:最先由低元音带前鼻音韵尾且为去声的音节开始,然后依次是韵腹为后高元音、前高元音及中元音的上声音节、阴平和阳平音节,如果音节的声母是/l//r/则鼻音韵尾的弱化、鼻化的进程则会进一步加速。后鼻音韵尾的弱化、鼻化的进程可类推,只是时间上可能晚于前鼻音韵尾。此外,去声音节中低元音所带后鼻音韵尾的弱化及鼻化进程和幅度甚至大于非上声音节中非低元音后的前鼻音韵尾,时间序列上可能会早于这些音节中的前鼻音韵尾。表明低元音及去声对鼻音韵尾的影响力比较大。本研究可以为方言及民族语中的鼻音韵尾研究提供借鉴,也为鼻音韵尾的听感研究提供基础。

三、论文《普通话儿童腭裂术后基础元音发音缺陷的类型》

文章《普通话儿童腭裂术后基础元音发音缺陷的类型》(《当代语言学》2020年第3期)基于实证的新描写主义的实验方法,从听感、声学及生理(鼻化度)三个方面的实验和细致描写得出普通话腭裂术后儿童的基础元音发音偏误类型:1.鼻音化;2.替换;3.添加音素;4. 唇形有问题;5.舌位有问题。这些偏误都与腭裂儿童的生理缺陷有关。如/i/元音鼻化度较高,与生理机制和腭咽闭合不全都有关系,/i/元音可以作为检测腭裂儿童鼻音异常及腭咽闭合是否完全的敏感指标,/a/元音一般不作为检测的敏感元音。此外,腭裂儿童所发的前元音不够前,后元音不够后,与其舌头习惯性后缩有关。病理语音研究者及言语康复治疗师了解腭裂儿童的哪种类型的语音缺陷与哪种生理缺相关非常重要,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语音康复治疗策略。在对腭裂语音评估时,主客观的结合涉及到听感、声学及生理实验,三者有对应关系但并非一一对应。听感实验结果只是重要参考,在发音方面声学实验更精准,在鼻化方面,鼻化度参数更准确。文章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具体实践推进了病理语言学的发展,为腭裂语音矫治和康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文学院地址: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兴文楼C区111|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062 | 学院邮箱:wxywsbg@tjnu.edu.cn